-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在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借用爱因斯坦名言寄语新生:仅仅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虽然通过专业知识的教育可以使一名学生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起和谐的人格。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而已。杨玉良说:“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不久前国家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淡化了分数,强调了人的培养,提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杨玉良在今天的讲话中,对这一改革方案表示支持。他说,反观当前,由于现代的职业极度分化,极度多元化,使得教育的指向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是在自弃,不是育人。他认为,大学内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学生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在大学校园,何为“悟道”?杨玉良认为,所谓的“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一个学生,首先要赋予其核心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那么他未曾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有过执着的追求,从而就缺少了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因此,责任和担当应该是对道的一种悟,也是道的一种具体的外在表现。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有对每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责任感,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知识,就是一种失败。
杨玉良最后告诉新生:“来到复旦学习一定是你们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这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的过程。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那种快乐学习的所谓的方法,那么乐就在苦中。若你们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更有担当,对整个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
-
前一条:电子商务主要做什么?
后一条:互联网正在“毁掉”10个职业